日本的产业和贸易

日本社会 · 经济百科 2011年11月05日

产业

第一产业

农业是战前最盛行的产业,通过高度经济发展期,农业人口减少,现在务农者只占人口总数的5%左右。农业产值在1984年达到11万7千亿日元高峰,之后逐年减少,2008年为8万5千亿日元。从品种类别来看,按顺序分别为畜产品2.6万亿日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5%)、蔬菜2.1万亿日元(24.9%)、大米1.9万亿日元(22.4%)。1990年度至2005年度农产值下降中,价格降低以及减产最大的是大米,占总减少额的3分之1左右。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度,将粮食自给率提高到50%。

林业产值也处于长期性减少状态,2008年为4448亿7千万日元,相当于高峰期的1980年的38%。曾占总产值9成的木材生产的减少,是产值减少的主要原因。

2008年的渔业和养殖业产量为559万吨,产值为1万6275亿日元。内需以少量·多样、价格较高的鲜鱼供给为主,因此人均产量较低,但产值较高。

第二产业

制造业是日本在世界数一数二的基础产业部门,其特征是受到来自政府的干预较少。为便于展开加工贸易,将进口的石油、煤炭、铁矿石等进行加工,并出口这些加工产品,太平洋沿岸地带集中了石油化学、钢铁的联合企业。近年来,由于生产据点迁移海外,国内雇用减少,引发了产业空洞化的忧虑。

汽车产业因燃油效率高、故障率低,日本车的竞争力较高,最近原油价格攀升,更其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因年轻人不再热衷于汽车等原因,国内的汽车销售达到极限状态。世界市场的销售量依然呈扩大趋势,但市场份额正逐渐被新兴国的厂家所占有,也出现了进一步向海外迁移的动向。

电气·电子产业占主要出口产品的大约2成,由于不断打入海外市场,在整个产业中国际化程度最高。节能和小型轻量化已有定评,但如何阻止向中国和韩国企业的人才外流以及保护知识产权成为课题。

钢铁业的粗钢产量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新日铁等3家公司进入世界排行榜前20名。曾为战前出口产业主力的纤维,虽在制造业中地位下降,但技术力量仍为世界一流,在合成纤维和碳(化)纤维方面具有强势。

第三产业

金融机关因20世纪90年代的泡沫崩溃以及旧大藏省(部)丑闻等,进行了由官民双方展开的整顿合并,形成了恢复竞争力的巨大银行集团。证券业的重组也取得进展,同时,大型证券公司正从中介业务转型,向投资银行发展。

综合商社是日本特有的企业形态,如三菱商事、三井物产等,在商品交易量上,以世界顶级销售额著称的企业为数很多。目前,在全世界展开资源开发的直接投资、市场开拓等多边事业。航空业在世界金融危机后需要减少,日本航空的经营进一步恶化,不得不在2010年申请了公司更生法,走上了重建之路。国内航线处于日航和全日本空输两家公司的垄断状态,但新加入的航空公司正在增加。零售业中,追求高档化的百货店因泡沫崩溃造成的消费低迷,以及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和廉价时装店的冲击,陷入苦战;超市的竞争也愈趋激化,受通货紧缩影响经营陷入困境的公司,试图通过合并以谋生路。

 

贸易

主要的贸易对象国家为中国、美国、东南亚、欧盟、沙特阿拉伯。主要的进出口产品,进口的有:石油、铁矿石、半成品以及食品等;出口的有:汽车、电气产品、电子器械、工作机械以及产业机器人等。自2002年以后,中国成为最大的进口国,而2009年出口也超过美国,跃居首位,进出口均成为最大的对象国家。

2010年的日本贸易,在出口方面,汽车和汽车部件等有所增加,与前年同期比增长24.4%,为67万4059亿日元。在进口方面,原油、液化天然气等有所增加,增长17.7%,为60万6357亿日元。面向中国的出口,在汽车部件的牵引下,创历史最高水平,增长了27.9%,达13万873亿日元。

贸易收支,在1990年以后每年大约仍有10万亿日元的顺差。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887家上市企业的海外部门销售额以及营业利益构成比分别为总体的35.0%和43.5%。特别是来自亚太地区的收益,预计今后将会更加重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