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地震・解说>长27km的断层带出现3.5m位移"再次揭露预测难度"

抗灾与防灾 2016年04月19日

近日,日本国土地理院就熊本县发生的连续性地震发表了地壳运动的观测结果,数据显示,16日凌晨发生的最高里氏7.3级超强地震导致长约27km的断层位移。

国土地理院表示这一断层位于人们熟知的布田川断层带东部,称"布田川区间"。本次分析中使用的观测数据来源于连续观测系统GNSS(GEONET)。该系统可依靠卫星系统实时观测并记录全国1,200处电子观测点的数据。而在发生里氏7.3级地震的16日凌晨2时至4时之间,位于熊本县南阿苏村的"长阳"电子观测点出现了向西南方向错位97cm,上下落差23cm的地壳隆起现象。

"长阳"电子观测点位于"布田川断层带布田川区间"南侧。而位于断层北侧的"熊本"观测点(位于熊本市北区)则观测到与"长阳"观测点完全相反的活动迹象。"熊本"观测点观测数据显示当地断层表现出向东北向东方向横移75cm,上下移动20cm的运动。根据"长阳"、"熊本"两处震源地附近电子观测点的观测数据,国土地理院推算出该断层长约27km,宽约12.3km,南北断层面向北侧倾斜60度。由于以此断层面为界的北侧向右,南侧向左的逆向运动,使断层面产生了约为3.5m长的错位。

政府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总部的地震调查委员会于16日召开会议,就国土地理院的观测数据以及实地调查中发现的断层活动迹象进行汇总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认为本次发生里氏7.3级大型地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布田川断层带的布田川区间地质活动所引起的"。

由于"布田川断层带布田川区间"过去也出现过类似的地壳活动(右方横向位移),政府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总部曾对此进行了调查并于2013年发表了推算结果。其结果显示,"布田川断层带布田川区间"长约19km,宽约11~17km。针对这一发表,暂且不考虑其推算长度较比实际长度短的问题,关键在于就该断层带在30年内发生地震的概率,调查组发表的评估值仅有"0~0.9%"。 仅靠这样的数据,无把震紧急预防对策真正落实到县级、市町村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去。

迄今为止,得以证实的活断层就有2,000余处。其中像布田川断层带这样,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总部基于调查公布过30年内发生地震的概率的仅占少数。还有部分活断层只有在实际发生大地震后才被发现。例如引起2008年岩手·宫城内陆大地震(里氏7.2级)和2004年新潟县中越地震(里氏6.8级)等的活断层都是震后才被发现的。专家表示目前想要准确预测过去已数次发生过超大地震的南海海槽地质运动或是东日本海海沟处的海沟型大地震依旧十分困难。

本次熊本地震再次提醒我们,在现有对策可控范围之内,就断层运动引发的地震发生时间进行精确预测,其难度非常之大。

<熊本地震・解说>长27km的断层带出现3.5m位移

熊本地震中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的南阿苏村河阳地区(于4月16日拍摄)=国土地理院提供

文/中国综合研究交流中心 小岩井忠道

相关链接(日文)

国土地理院通讯稿"关于电子观测点捕捉到的伴随平成28年(即2016年)熊本地震发生的地壳变动"
http://www.gsi.go.jp/chibankansi/chikakukansi_kumamoto20160414.html

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总部地震调查委员会"平成28年(2016年)4月16日熊本县熊本地方地震评价"
http://www.static.jishin.go.jp/resource/monthly/2016/2016_kumamoto_2.pdf

相关报道(日文)

2015年9月7日Science Portal interview 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总部 地震调查委员会 委员长 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 本藏义守先生 《寻求不依靠地震预测的应急抗灾之路》第2期"细致的说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震预测正确性"
http://scienceportal.jst.go.jp/columns/interview/20150907_01.html

相关阅读